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农业机械厂家

我国PC业喜中有忧

2023-03-16 来源:瑞安市农业机械网

我国PC业喜中有忧

近年来,我国聚碳酸酯消费市场迅猛发展,1995年PC消费量为4万吨,2000年达15万吨,2003年达45万吨,其中绝大多数依靠进口。从1995~2003年,我国PC消费量平均年增长高达30%以上,在全球绝无仅有。与国内PC消费市场迅速发展形成巨大反差的是,PC生产水平长期低下,装置规模小,生产技术落后,产品产量低、质量差,去年实际产量仅2000吨左右。

市场前景十分广阔

据预计,2005年国内PC消费量将达到35万~45万吨,现在看来2004年就要达到这个水平。2003年我国进口PC达53.47万吨,耗资10.03亿美元。市场表观消费量44万吨,增幅达30%。由于国内市场聚碳酸酯产量小、需求旺,市场前景十分广阔。

自1965年我国实现PC工业化生产以来,先后有上海中联化工厂、重庆长风化工厂及五矿常州合成化工总厂等8家工厂建立了PC生产装置。但在这8家企业中,设计生产能力最大的也只有3000吨/年,最小的仅80吨/年。这些企业装置规模小、使用生产技术较落后的间隙法生 产、产量低、产品质量差且品级牌号小。全国PC的总设计能力约6000吨/年,但实际产量很低。1995年总产量为593吨,1998年为400吨, 目前的产量维持在2000吨左右。

然而,全国PC消费量在迅速增加,与我国PC树脂长期以来产量低、质量差、品种单一形成鲜明对比。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,1985年全国PC消费量不足3000吨,1995年快速增长到4.18万吨。2000年接近15万吨,2001年达到26万吨。2002年1至10月已超过31万吨。由于国产PC无论在品种、产量、质量等方面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,国家每年需要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。1995年至1998年,我国进口PC分别 为4.15万吨、6.55万吨、8.19万吨和10.88万吨。1999年进口量达16.06万吨,2000年到2003年海关统计PC进口分别是23万吨、26万吨、34万吨和44万吨。

为此,1997年12月,国务院批准将工程塑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;1999年万吨级酯交换法PC生产装置又被列入国家计委、科技部颁布的“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”和国家经贸委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。国家政策的支持,将使这一市场具有更大的可靠性。有关人士认为,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,PC的国内消费量仍将继续增长。1995年至2003年,我国PC的消费平均增长高达30%,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,市场潜力不但巨大而且相对稳定。

同时,两大因素也严重制约着国内PC产业的发展,一是拥有生产技术的企业不转让技术,二是国内原料供应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。

先进技术被垄断

据了解,我国PC生产技术开发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,几乎与世界同步,‘光气‘和‘非光气‘两种方法都作过较多研究。但多年来在生产技术上未有重大突破,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。‘九五‘以后国家加大了PC生产技术开发力度,化工行业某研究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——‘500~1000吨/年酯交换法PC连续缩聚新工艺工业性技术开发‘。在国家大力支持下,该院1998年完成了百吨级中试,被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评估委员会评定为A级。1999年又建立了千吨级连续化试验装置,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行,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,全面完成了攻关任务,同时取得了万吨级生产装置的技术参数。同年,万吨级‘酯交换法‘PC生产装置又被列入原国家计委、科技部颁布的‘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‘项目,同时列入原国家经贸委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,并最终通过了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组织的成果鉴定。专家认为,这一成果缩短了我国PC生产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,利用我国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建立万吨级PC生产装置,对缓解我国目前十分尖锐的供需矛盾、打破国外公司对我国的技术和价格垄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随着我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,1999年6月该研究院进入了某大型化工企业。我国惟一获得成功的PC生产技术便成了该企业的自有技术,而且列入了禁止向外转让的关键技术之列。不管谁来谈,开出什么样的条件,这一技术就是不转让。很明显,不转让技术是为了自己在该行业形成垄断优势,但现在国外PC巨头纷纷在国内设厂,这一目的是难以实现的,其结果只是削弱了本国PC产业的发展力量。

原料供应量少价涨

另一方面,PC生产的原料供应出现困难。PC整个生产流程较长,生产企业一般不采取从头做起的办法,而是采购某一中间体为原料来进行生产。其中主要原料苯酚、双酚A等产品,国内均产不足需,有较大缺口,进口依存度都在50%以上。但是,目前进口苯酚已列入我国反倾销的产品之列,双酚A也在反倾销调查之中,进口渠道受到一定限制。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供不应求的状况,使得市场价格高涨。如苯酚仅在一年的时间内,市场价格就由每吨6000元涨到目前的12000元左右,对下游的PC生产企业影响巨大,企业上PC项目顾虑重重。苯酚、双酚A均为大量消耗石油的资源性产品,如产1吨苯酚约需消耗3吨原油。在国内石油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,这些化工产品在国内市场一直短缺。而生产装置的建设,形成系列往往耗资数百亿元,技术要求也很高。所以目前国内企业确实没有能力迅速增加产能,在相当一段时期内,只能利用国外资源解决国内急需。

如今,PC材料已在从电子、航天等尖端科学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,成为众多工业产品的主要基本材料之一。我国PC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很不相称,应该妥善解决制约因素,尽快推动我国PC产业的发展。

反倾销做法值得商讨

现在中央提出了要采取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战略,如何按照中央这一方针做好我国的反倾销工作,以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、可持续发展,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。

发达国家对短缺的资源性产品反倾销做法值得借鉴。1999年,日本国内生产企业对大量进口的一次性筷子提出了反倾销问题,政府在举行多次听证后,权衡利弊,把一次性筷子的关税目录细分为高、低多个档次,对高档、高价格的产品实施反倾销,对低档产品的进口关税反而从5.2%降到4%。建议国内的企业生产高档产品,避开大量进口的低档产品的冲击,并要求把一次性筷子回收用于造纸工业原料。日本政府的这一措施,既有助于解决国内木材资源短缺问题,保护了环境绿色植被,又解决了民族工业不受进口冲击的问题,高价的产品想进来赚钱还没门。一举多得,不可谓不高明。

声明:

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,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。

okex官网

okxapp软件官网

okx平台地址